- 信息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 发布日期:2023-12-27 08:40
- 浏览次数:
时间:12月27日(星期四)上午8:40
媒体:中央、省级媒体,泰州市主要新闻媒体,以及部分网络媒体
主持人:泰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副处长单友健
嘉宾: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肖慧,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周玲洁,市行政审批局二级调研员朱化,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一级调研员江峰,市司法局副局长蒋小明
单友健(泰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副处长):各位新闻界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市出台了《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做好《条例》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条例》相关情况,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肖慧,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周玲洁,市行政审批局二级调研员朱化,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一级调研员江峰,市司法局副局长蒋小明。
下面,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肖慧介绍《条例》的出台背景、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大家欢迎。
人民数字记者:一个好的《条例》关键是抓好落实。请问市发展改革委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条例》深入实施?
周玲洁(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您的问题。
出台《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固根本、管长远的重大举措,对我市持续打造“泰好办”营商环境品牌具有重要的制度引领和保障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工作牵头部门作用,与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履责,突出“三个强化”,抓好贯彻实施,确保《条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学习宣传。我们将深刻理解《条例》内容,准确把握《条例》内涵,把《条例》学习纳入“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各级各部门全面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条例》要求上来,将行动落实到《条例》规定上来。采取全员覆盖、分级组织的方式,按照《条例》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业务人员依法履职能力、执行落实能力。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平台作用,加快推进《条例》进企业、进机关、进园区、进社区,努力形成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宣传格局,形成全社会齐抓共建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二是强化对标提升。我们将聚焦市场准入和退出、政务服务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政策公开与兑现、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包容普惠创新、信用监管、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落实《关于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十条措施》,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流程再造、系统集成,进一步推动事项办理环节再精简、时间再压缩、费用再降低、材料再减少、流程再便利、服务再提升,实现更多事项“一次不跑”“一网通办”“一链办理”,让市场主体尽可能舒心、暖心。
三是强化监督督促。按照《条例》要求,我们将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每季度召开营商便利度指标调度例会,对贯彻落实《条例》等情况建立季度通报机制,坚持考核、工作、发展“三位一体”。深化“百企观察员”制度,持续开展“政企圆桌会议”“三服务一优化”走访等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同时欢迎各大新闻媒体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营商环境先进事例的宣传报道,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和典型案例依法予以曝光。广大市场主体则可以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时反映问题诉求、提出监督建议。此外,我们将推动各级各部门建立问题移送、联动督查等机制,加强对落实《条例》工作的监管,进行发函提醒、约谈、通报批评,对情形严重的移交纪检部门严肃追责问责。
以上就是我委关于贯彻落实《条例》的工作安排,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还有疑问,也欢迎发布会后与我们再进行交流,谢谢。
现代快报记者:我注意到《条例》中提到了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一件事”项目,请问“一件事”如何能够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朱化(市行政审批局二级调研员):“一件事”改革,是站在用户立场、从用户视角出发,将类型相似、相互关联,或者有前后置关系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系统集成为用户需要的“一件事”,从而实现一次办、一起办、高效办。市行政审批局以“数智赋能、利企便民”为宗旨,在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不断改革创新,以开药店“一件事”为例,企业以前需要到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城管、消防等4个部门申请6个许可,需提交材料47份、法定办理时间123个工作日,在“一件事”改革以后,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同勘查等,企业只需1次提交申请,提交材料26份、压缩45%,6个许可5个工作日全部办好,提速95%。
江苏广电记者:《条例》鼓励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请问在这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有哪些具体的工作举措?
江峰(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一级调研员):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条例》要求,围绕“规范、统一、创新、高效”,为市场主体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服务。
一是持续提升行政许可规范化。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两个严禁”,深化市场主体资格文件互认,通过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推动更多市场主体、更多审批材料互认互通,提升市场准入效率,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是持续提升行政审批便利化。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探索计量器具形式批准、连锁餐饮企业许可等领域告知承诺制,并不断扩大实施范围、拓展惠及群体、完善审批程序、简化办事流程。
三是持续提升行政许可标准化。推进实施市场监管行政许可“远程评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质量体系等地方标准,完善行政许可全程网办重要环节,平均节约评审时间,减少企业依赖“第三方”,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便利化服务。
国际在线记者:《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复颁布,其中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上升为行政执法部门法定义务。那么市司法局在推进过程中,具体有哪些举措,下一步规划是什么?
蒋小明(市司法局副局长):今年,我局探索开展涉企行政合规工作,落实“事前预防、事中包容、事后提升”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的机制。一是编制涉企行政合规清单。泰州市司法局会同市场监管局率先发布《市场主体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对103项高频违法事项列出合规指导清单,各地、各部门跟进编制。在泰州市政府举办“法治建设暨生物医药企业行政合规指导论坛”上,发布《泰州市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包含29个行政执法领域1529项清单事项及典型措施。二是构建合规指导“全闭环”机制。改变过去重监管轻指导行政执法模式,推行全周期、闭环式的涉企行政合规指导。三是健全完善指导服务措施。在市场监管领域率先针对行政合规指导服务设定43项具体“点办清单”;应急管理领域实行“安全会诊”指导服务中小微企业4546家;交通运输领域则推行“邀约式”合规指导等。四是探索长效工作机制。制定《泰州市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的工作指引(试行)》,将普法融入执法程序;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十条措施》,将涉企行政合规指导作为规范优化行政检查的重要举措。
通过各地各部门大力协作推进,泰州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取得一定成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以及《江苏卫视》等有专题宣传报道,省司法厅张晓伟厅长对泰州涉企行政合规指导作出批示肯定。
下一阶段,我局将全面贯彻《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关于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十条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涉企行政合规清单,贴近企业规范经营需求,注重清单指引的针对性,让企业看得懂清单,明白如何整改。围绕企业获得感创新行政合规指导工作机制,完善法治体检、风险提示、整改激励、信用修复等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机制,推广企业全生命周期行政合规指导服务。
单友健(泰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副处长):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会后可以进一步咨询、沟通或采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从法治层面为各类市场主体活动提供了“硬核”护航。在此,诚请各位新闻界朋友采取不同形式,对《条例》的颁布实施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为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我要收藏
- 打印此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