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泉“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初步观点和深入研究思路
关于酒泉“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初步观点和深入研究思路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目前酒泉社会与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酒泉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可持续性差。酒泉产业可持续性差首先表现在资源承载能力有限。酒泉水资源存有状况及利用技术水平可能不足以支持酒泉经济以现有结构高速发展。酒泉产业可持续性差还表现在市场前景不乐观。这部分表现为酒泉现有企业规模小、技术低、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难以持续;部分表现为酒泉企业未能有效把握市场脉搏,所提供的产品市场需求有限而难以持续。
(二)财政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财政收入贡献大的产业规模小,资源投入少;而规模大、资源投入多的产业财政收入贡献相对较小。02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为21:45:34,而同期一、二、三产业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贡献比为15:38:47。XX年,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仅仅为2.3%,甚至低于第一产业增速。
以发改委提供的资料以及与各县市领导交流所掌握的信息来看,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共识,而且绝大多数入赞同“工业强市”的产业主张。
本人同意酒泉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但对于“工业强市”战略持保留态度。本人认为发展工业固然重要,但以之为酒泉未来的主导产业可能并不符合酒泉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
对于酒泉而言,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社会经济承载能力。工业是高耗水行业,酒泉水资源存有状况和利用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工业化。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意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问题。短期而言,财政收入增长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是第三产业而非工业是酒泉财政收入最大贡献者,大规模发展工业并不一定能带来较发展相同规模的服务业更多的财政收入。
再次,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中央、省级产业政策。环保是西部开发中最多提及,最被关注的问题。与工业相比,无疑服务业更为环保,更符合中央、省产业政策的要求。
最后,产业结构调整还必须考虑产业的市场前景。只有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才可是经济上的可持续的产业。当前酒泉除了极少数几种存在资源优势产业外(譬如,风电、石棉),其他工业无任何市场优势,很难赢得市场竞争,无法长久维持。
理论上,酒泉产业结构调整决策本质上一个次优化问题:首先求解的是,以水资源约束和财政收入约束为约束条件,以GDP增长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得到理论上的最优产业结构;然后根据国家、省产业政策以及市场和酒泉自身优势对此作次优化选择。
基于以上思考,关于酒泉“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本人初步认为:
(一)农业基础要保,保住了酒泉农业就保住了酒泉人的温饱;
(二)工业要小发展,重点发展少数酒泉有着自身优势的产业,争取做大做强,以工业的小发展换取酒泉环境的改善和财政状况的改善;
(三)服务业要大发展,特别是要放宽政策、大力发展商业、旅游以及配套的餐饮、娱乐、酒店、仓储、市政等服务行业,以服务业的大发展带动酒泉经济与社会的大发展。向农业要温饱、向工业要小康、向服务要发展。
以上结论系前一段县市调研的初步结论,进一步深入论证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调研:
(一)酒泉市水资源存??及利用现状调研;
(二)酒泉市产业结构现状及财政收入贡献调研;
(三)酒泉市资源现状及资源优势产业的市场前景调研。
(1)酒泉市商业发展现状及区域比较优势研究(重点是肃州区)
(2)酒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比较优势研究
(3)酒泉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