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为了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次召开座谈会,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海门作为长江入海口的一个重要市辖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更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责任与担当,区委、区政府闻令而动,应势而为,精心设计、务实推进、精品惠民,极力打造美丽江海岸线海门样板。
目标醉美生态景观带高标准打造江海岸线
2020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加快推进长江“共抓大保护”落地见效,依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关于沿江生态景观带建设部署要求,海门区委、区政府多次专题讨论,研究部署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不断增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积极落实全力打造沿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带,沿海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的总体要求,制定了高标准建设长江生态保护、沿江风光旅游示范带的工作目标,统筹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坚决守好出江入海生态屏障,构建生态绿色廊道,全力营造可漫步、可穿行、有温度、有活力的魅力水岸空间。
坚持江海系统化推进全方位推动项目建设
海门沿江一线堤防西起南通通海港区集装箱码头,东至启东交界灯杆港河西侧,总计61.02公里,其中主江堤45.05公里,港支堤10.26公里,洲堤5.71公里;沿海一线海堤西起通州湾,东至启东交界,总计22.4公里。
为落实南通市委、市政府关于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的工作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海门区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海门区委、区政府锚定建设目标,印发《海门区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实施意见》。2021年,海门区完成了20.5公里堤防提升建设,彻底解决了青龙港段防洪薄弱环节的隐患,临江东布洲长滩公园示范段也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
2022年,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夯实工作落脚点,印发《南通市海门区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2022年安排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任务共47.86公里,其中江堤提升工程西起浒通河闸,东至大洪闸(青龙港段江堤除外)共计16.54公里;海堤提升通州湾交界段0.6公里和启东交界段2.4公里共计3公里。目前,2022年度安排的47.86公里景观带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其中海堤提升工程启东交界段、江堤景观改造临永汽渡至启东交界段、海永洲堤段、开发区绕行线、海门港新区绕行线等项目均已完工,其余江堤、海堤提升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当中。
擘画美丽江海新蓝图多角度提升生活品质
在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工程实施之前,海门区江海堤防标准基本只有五十年一遇,部分堤段甚至标准更低。在大力推进本工程之后,预计在2024年,海门区将实现海门区一线江堤的百年一遇达标贯通,防浪墙顶高程7.34米,堤顶高程6.84米,路面宽8至12米。景观带建设项目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海门区堤防的防洪安保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为海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海门区将61.02公里江堤和22.4公里海堤按照企业段、城镇段、农村段三种不同的标准因地制宜进行打造,以生态建设为主基调,高标准建设长江生态保护、沿江沿海风光旅游示范带,并逐步将生产型用地和岸线转变为市民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型岸线,提升全线亲水性、畅达性、舒适性的贯通体验,打造集生态、绿色、活力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建成以后,广大市民朋友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而这也正是海门区委、区政府不断致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最生动的写照!
(来源:海门区人民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