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 - 百姓标王宁夏行 <h1>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沙坡头</font></b></h1> <h1>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城区西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东起二道沙沟南护林房,西至头道墩,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h1> <h1>景区内的电瓶车。</h1> <h1>沙坡头3D玻璃桥的前身是悬索桥,2004年建成的时候全都由木板铺设而成,如今木板全都替换成了钢化玻璃。</h1> <h1>3D段,这画面未必也太逼真了。走的不是玻璃桥,分明是波涛汹涌的黄河啊。</h1> <h1>不能再往前走了,再走,就要掉下去了</h1> <h1>我就站在这块石头上就好。</h1> <h1>沙漠天梯由6部自动扶梯和步行平台中转站组成,高低落差72米,全长160米,运行速度0.5米每秒,运载量单向每小时9000人次。</h1> <h1>上升的电梯。</h1> <h1>玩沙</h1> <h3>商店内的毛绒小骆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通湖草原</b></h1> <h1>通湖草原,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斯,与宁夏中卫沙坡頭相望,距离沙坡頭2.6公里,一脚踏两省(住在宁夏中卫,玩在内蒙)感受浓郁的蒙古草原。</h1> <h1>立在湖中的铜壶,名为“龙纹双流提梁铜壶”,是清朝时期蒙古贵族在重大宴会活动中招待贵宾的一种茶壶,“双流”即有两个壶嘴,“铜壶”谐音“通湖”。</h1> <h1>沙漠冲浪,乘座在经过改造的大马力越野车上,在高如山丘的沙海浪谷里起伏穿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那份惊险、那份刺激、那份潇洒、那份豪迈,使参与该项目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既提心吊胆紧张害怕,又过瘾开怀。</h1> <h1>无边无际的沙漠像黄色的大海</h1> <h1>沙漠里的越野车</h1> <h1>沙漠中的沙泉</h1> <h1>滑沙和爬沙山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实爬沙丘比登山还难,踉踉跄跄的一步一步向上,很是艰难。</h1> <h1>爬上沙丘山顶,乘坐滑板从高高的沙山顶自然下滑,坐在滑沙板上,两手撑在板壁边,双脚蹬住前沿,身体微微向前倾,下滑时随着沙山的坡度加大和下滑速度的加快,顿觉两耳生风,转眼之间就冲到了山下,在有惊无险的瞬间体味到了刺激与快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卫高庙</b></h1> <h1>中卫高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很奇特。</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铜峡黄河大峡谷</b></h1> <h1>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位于有着“塞上明珠”之称的回族之乡吴忠市。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素有“黄河小三峡”之称。</h1> <h1>青铜峡拦河大坝。</h1><h1>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黄河上游建立最早的工程之一,它的建成结束了宁夏两千多年来无坝引水的历史。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宁夏川”的美誉。</h1> <h1>宁夏水利博物馆。走进宁夏水利博物馆,了解几千年来古老的宁夏引黄灌区的灿烂文化。</h1><h3><br></h3> <h1>黄河水车。</h1> <h1>水管所</h1> <h1>九龙戏珠,它是黄河大峡谷景区入口的标志性建筑</h1> <h1>十里长峡山水相依,两岸悬崖峭壁,奇景纷呈。</h1> <h1>睡佛山。</h1> <h1>青铜峡108塔始建于西夏时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喇嘛塔群,座落于黄河岸边,依山傍水,分阶而建,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奇数排列,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108塔是以消除人生烦恼和灾难、祈求平安与幸福为寓意的藏传佛教纪念塔,它以其独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西夏历史和深远的佛教文化闻名遐迩,屹立于世界众塔之中。</h1> <h1>大禹文化园位于青铜峡峡谷东岸4.5公里处108塔对面,整体建筑风格为仿汉代建筑,文化园轴线建有码头、广场、牌楼、入口大门、钟楼、鼓楼、明堂、大殿,两翼为河图洛书,九州苑,大禹雕像,建筑落差31.05米,整体布局错落有序蔚为大观。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大禹所蕴含的深厚文明与内在精神,是黄河金岸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圣地。</h1> <h1>大禹铜像。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向自然宣战并取得辉煌成就的第一人,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创始人,也是华夏文明的始祖之一。</h1> <h1>观景台。</h1> <h1>大禹精神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水洞沟</b></h1> <h1>水洞沟旅游景区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h1> <h1>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它的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名为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筑面积4308平方米,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以雕塑、展板、投影、文物展出以及讲解的形式,可以了解人类进化的起源、水洞沟文化的兴起以及水洞沟遗址五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与成果,同时,还有12分钟的动态演出,让我们实景体验三万年前原始人生产、生活以及面临山洪暴发、山崩地裂的灾难时被迫迁徙的场景。</h1> <h1>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他们从天津出发沿黄河沿岸进行考察,在途经水洞沟时由于天色已晚就住进了张三小店。</h1> <h1>德日进雕像。</h1> <h1>在张三家做客。</h1> <h1>古老的水洞沟村是由北方的先民们创造了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h1> <h1>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h1> <h1>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长征途经宁夏题的字: “不到长城非好汉”</h1><h3></h3> <h1>登上观景台。</h1> <h1>水洞沟长城观景台是一座、一脚跨两省的长城观景台。一边是内蒙古,一边是宁夏。</h1> <h1>水洞沟有三公里长的芦花谷,芦花谷内芦苇摇曳生姿,走在其间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苇荡丛中,此刻心情一片宁静。</h1><h3></h3> <h1>木桥</h1> <h1>登上坝顶,我们眼前呈现的是“高峡出平湖”的又一奇特景观,这片湖面因位于红山地区,所以名为“红山湖”。</h1> <h1>乘“马的”去藏兵洞,所谓“马的”其实就是马车,一颠一颠,十分有趣。</h1> <h1>换乘骆驼车,在一条深远的峡谷中,终于见到了藏兵洞。</h1><h3></h3> <h1>在藏兵洞的大门口有一处“酒吧”,来干上一杯。</h1> <h1>这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伺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我国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沙湖</b></h1> <h1>沙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境内,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沙、水、苇、鸟、山五大景源有机结合构成的国家景区,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是一处融合江南水乡之灵秀与塞北大漠之雄浑为一体的“丝路驿站”上的旅游明珠。</h1> <h1>1991年6月19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来宁夏视察工作,游览沙湖时亲笔题写“沙湖”二字。</h1> <h1>乘坐木船前往沙山</h1> <h1>吴邦国同志在宁夏调研时,莅临沙湖视察,在充分肯定了沙水相依的特色景观后,亲笔题写“水绕沙丘天下绝”。</h1> <h1>宁夏湿地博物馆。</h1> <h1>午休</h1> <h1>沙漠“驼的”</h1> <h1>驼队</h1> <h1>穿越沙丘的成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部影城</b></h1> <h1>镇北堡西部影城,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由作家张贤亮于1993年9月21日创办。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主要景点有明城、清城、老银川一条街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 。是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 。电影《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红高粱》等在此取景。</h1> <h1>张贤亮纪念馆,四合院里倒是很幽静,展厅里陈列着张贤亮收藏的明清家具、古建珍品。</h1> <h1>城门</h1> <h1>哨岗</h1> <h1>京剧脸谱。</h1> <h1>《红高粱》中的月亮门。</h1> <h1>牛魔王的家</h1> <h1>《 大话西游》中的盘丝洞</h1><h3></h3> <h1>蜘蛛精。</h1> <h1>驼队。</h1> <h1>坐上小毛驴。</h1> <h1>劳动</h1> <h1>龙门客栈。</h1> <h1>练一练</h1> <h1>唐僧受刑台。</h1> <h1>牛车</h1> <h1>文革大院</h1> <h1>干苦力</h1> <h1>走去逛逛老银川。</h1> <h1>老街</h1> <h1>鞋有点大</h1> <h1>羊肉铺。</h1> <h1>穿越回去的游客</h1> <h1>最后一站回程一银川火车站</h1> <h1>时间过的真快,几天的游玩转眼就过去了,虽然辛苦,但伴随着快乐。😊期待下一次的出行。再见🤗</h1>